岩石的
孔隙度
储集层是指具有一定连通孔隙,能够使流体存储,并在其中渗透的岩层。储集层的孔隙是指岩石中未被固体物质充填的空间。地壳中没有孔隙的岩石是不存在的,只是不同的岩石的孔隙大小、形状和发育程度不同而已。度量岩石孔隙度发育程度的参数是孔隙度(或孔隙率),其中孔隙度又分为总孔隙度(岩石中总孔隙和岩石总体积之比)和有效孔隙度(岩石中相互连通的孔隙体积和岩石总体积之比)。一般砂岩孔隙度变化在5-30%之间,多为10-20%之间,而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孔隙度一般小于5%。
我们将砂岩孔隙度分为五个等级:砂岩孔隙度为0-5%时评价为无价值,5-10%时为差,10-15%时为中等,15-20%时为好,20-25%时为很好。
作为人类生存*的水资源由两大部分组成,一是地表水,另外一部分是广泛分布于地下的地下水资源。那么,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下水又是怎样赋存于地下空间的呢?其实,岩石中存在着不同大小和规模的空隙,这些空隙为地下水储存和运动提供了场所和通道。岩石的空隙(松散岩石的孔隙、坚硬岩石的裂隙、可溶岩石的溶穴)空间越大,则可以容纳的地下水就越多。为了定量描述岩石空隙空间的大小,提出了空隙度的概念。对于不同性质的岩石(松散岩、坚硬基岩、可溶岩),分别用孔隙度、裂隙率、岩溶率来表示。裂隙率、岩溶率大多是通过野外调查获得,孔隙度一般在实验室通过仪器测定得到。